首页| 企业简介| 产品介绍 | 申请链接 | 网站管理 |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 南京开源润滑油厂 版权所有 @2007
电子邮件:805555930@qq.com |
电火花线切割稳定切割的前提首先必须保证在切割过程中不断丝。而断丝机率主要随着放电能量和切割厚度的增加而加大,即与电极丝在放电通道内所受到的离子轰击、冷却状态及停留时间密切相关。切割的效率和表面粗糙度也与极间冷却与消电离并恢复绝缘状态有关。当采用含有机械油5%左右的乳化液作为工作介质时,切割完毕后观察切割工件表面有两个现象:首先切割完毕的试件是粘附在基体上的,一般需要用力甚至敲击才可以使其与基体脱离;其次切割完毕的试件表面覆盖着胶粘的甚至是粉末状的蚀除产物,需用煤油才能清洗干净。这主要是伴随着放电通道内10000°C以上的高温,工作介质将分解生成大量的高分子化合物并与金属蚀除产物反应生成胶体状或颗粒状物质。如图1所示,这些物质将粘附在切缝内,并主要在切缝出口部位堆积,严重影响电蚀产物的排除,并使新鲜的工作介质进入切缝十分困难。由于两极间不能保证存在不断更新的工作介质,这样将直接影响正常放电的延续甚至是在混有大量胶体物质的间隙内进行的放电甚至产生电弧放电,从而使工件和电极丝表面得不到及时冷却,绝缘状态不正常,造成正常放电比例降低,切割速度降低,工件表面烧伤,换向条纹严重并使得加工质量恶化,同时损伤电极丝,严重时引起烧丝。因此选用乳化液作为工作介质对于极间通道内冷却状态的改善、消电离并恢复绝缘状态均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工件愈高,运丝速度愈慢,电极丝在加工区域停留时间将愈长,断丝的机率自然就会增加。而乳化液在放电通道内分解成胶体或颗粒状物质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所以使用乳化液作为工作介质必然大大限制切割工艺指标的提高。极间冷却状态的恶化其最直接的结果将导致WEDM-HS必须以十分保守的放电能量换取不断丝的加工状况。
图1 使用乳化液切缝状态示意图 图2 使用复合工作液切缝状态示意图
图3 使用DX乳化液切割表面形貌 图4 使用复合工作液切割表面形貌
图5 使用DX乳化液典型放电波形图 图6 使用KY系列复合工作液典型放电波形图
在使用乳化液作为工作介质的前提下对于高频脉冲电源的改进以及运丝系统的完善包括增加运丝速度等措施都对切割效率的提高收效甚微,这就是目前WEDM-HS切割效率长期徘徊在很低水平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工作介质的选择方面应该选用在放电过程中尽量不生成大量高分子化合物的水基或微乳型工作介质,从而保证切缝内工作介质的均匀与流动。
试验证明,当选用洗涤性良好的复合工作液后(如开源牌KY系列),切割完毕工件自动落下,切割表面只有一层薄膜状的产物,表面没有换向条纹,证明其极间呈现图2所示的均匀冷却状况。在此冷却条件下,可以采用较大的放电能量(平均切割电流6-7A)进行长期稳定切割,切割效率可达200mm2/min以上。图3、4为分别采用DX乳化液和开源牌KY系列复合工作液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获得的加工表面形貌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洗涤能力较差的乳化液切割表面存在大量的毛刺和烧伤的痕迹,同时存在较多未被及时带走而残留在切割表面的金属液滴;而洗涤能力较强的工作介质切割表面则比较光滑、平整,表面残存的金属液滴也较少。从采集的典型放电波形观察,对于洗涤能力较差的乳化液,由于极间充满导电的胶体或颗粒物质,采集到的放电波形基本没有击穿延时,有较多比例的脉冲在起始放电即呈现短路的状态,并且在放电过程中电压跳动较大(图5),说明放电过程中间隙状态不稳定;而在较好的冷却状况下,放电波形呈现出间隙放电的典型特征-放电击穿延时现象,并且洗涤条件愈好(如切割厚度较低时),放电击穿延时的比例就愈高,放电电压的波动也较小,说明极间区域存在工作介质(图6)从而体现间隙放电的特征。
南京开源润滑油厂
www.njky88.com